当前位置:首页  /  旅游  /  MIT数学最强本科生:2年半毕业20多篇论文在手还推动了停滞几十年的数学研究—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6篇

MIT数学最强本科生:2年半毕业20多篇论文在手还推动了停滞几十年的数学研究—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6篇

分类:旅游 4

  很多数学系学生可能大三才刚刚接触“组合数学”,而一位21岁的MIT本科生已经悄悄解决了这个分支中最重要的一个理论——拉姆齐数。

  他就是Ashwin Sah,2016年的IMO金牌获得者,2018年还获得过首届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银奖。

  这个拉姆齐数让20世纪最高产的天才数学家保罗·埃尔德什研究了一生,无数数学家前赴后继,其中不乏阿贝奖得主,如今被Sah的研究又向前推进一大步。

  因为这项瞩目的成就,外媒Quanta Magazine近日对这位「天才少年」进行了深度采访。

  假设两个人之间如果互相认识,就用蓝色线连起来,如果彼此不认识,就用红色线连起来,那么无论怎么连线个点中连出三边同色的三角形。

  1930年,拉姆齐本人求出R(3,3)=6,1995年,数学家把求解推进到R(4,5)=25,至于R(5,5)是多少,数学家到现在也不知道,只知道它介于43到48之间。

  10月29日,专门针对美国、加拿大和墨西哥大学生在数学领域表现优异的摩根奖,授予了Sah和另外一名学生Mehtaab Sawhney,以表彰他们本科时期在离散数学、概率等领域作出的贡献。

  事实上,从2017年进入MIT学习,到2020年本科毕业、读上研一,Ashwin Sah也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。

  但当时他们的所学知识还是有一定的局限,所以解决的问题普遍都比较简单,是不需要多年经验积累的那种。

  我喜欢解决的问题,是那种可以从基本原理开始思考,而不是那些需要翻阅大量的文献,或者拥有大量理论基础才能思考的问题。

  (MIT)的本科生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,但在论文的质量和数量上,都达不到Ashwin Sah和Mehtaab Sawhney的水平。

  目前,这两位小伙伴已经步入研究生生涯,他们还是保持着高频率的「会面」,用Sawhney的话就是:

  网友们也第一时间送上了自己的祝福,并表示这样的故事非常激励自己,“就像一盆冷水泼到我的脸上,提醒我继续不断努力。”

  当然,对于他的研究经历,更多的是表示羡慕的网友:找一个研究方向高度重合的伙伴,共同提升效率,可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。

  本文系网易新闻•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【量子位】原创内容,未经账号授权,禁止随意转载。

  原标题:《MIT数学最强本科生:2年半毕业,20多篇论文在手,还推动了停滞几十年的数学研究》

猜你喜欢

全部评论(0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验证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