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 /  体育  /  洛阳理工学院学报,传承与创新,学术交流的桥梁

洛阳理工学院学报,传承与创新,学术交流的桥梁

分类:体育 20

洛阳理工学院学报是由洛阳理工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,分为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两个版本。

自然科学版

创刊时间:1984年

出版周期:季刊

开本:大16开,96页

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:ISSN 16745043,CN411403/N

内容:主要刊登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,包括材料化学与环境工程、土木与交通、机械与自动化、计算机与数理、教育教学等栏目。

社会科学版

创刊时间:1984年

出版周期:双月刊

开本:大16开,96页

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:ISSN 16745035,CN411402/C

内容:主要刊登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,栏目包括河洛文化、语言学坛、数量经济学等。

投稿指南

投稿方式:在线投稿

出版日期:自然科学版为季刊,社会科学版为双月刊

文章要求:富有新意,论点明确,论证充分,逻辑严谨,结构清晰,文字简练,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。文章需包含中英文题目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参考文献等。

收录情况

自然科学版:被中国知网、万方、维普、超星等数据库收录。

社会科学版:被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、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、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、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、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、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收录。

办刊宗旨

洛阳理工学院学报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,坚持贯彻“百花齐放”、“百家争鸣”的方针,旨在活跃学术思想、增进学术交流、推动教学改革、促进科技进步探寻知识的海洋: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的学术之旅

想象你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与知识的海洋,周围是各式各样的船只,它们载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学者,共同探索着学术的奥秘。在这片海洋中,有一艘特别的船,它名叫《洛阳理工学院学报》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扬帆起航,探寻这艘学术之船的独特魅力。

一、历史的沉淀:一纸学报,见证岁月

《洛阳理工学院学报》的诞生,如同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,见证了时代的变迁。它起源于1984年,那时,它还是《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》和《洛阳大学学报》的合体。经过多年的发展,这艘学术之船已经驶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,成为了洛阳理工学院对外展示学术成果的重要窗口。

二、学术的殿堂:严谨治学,追求卓越

《洛阳理工学院学报》的编委会由洛阳理工学院各学科专业的权威人士组成,他们严谨治学,追求卓越。学报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理论与基础理论研究、建筑工程材料及建筑装饰材料、建筑工程与建筑装修、工程造价、机械工程、汽车制造与维修、电气自动化、计算机应用、环保工程等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经验交流,以及贸易经济、工商经济管理、会计与经济信息管理等社科论文,还有中外文学赏析、教学研究等。

三、交流的平台: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

《洛阳理工学院学报》不仅是洛阳理工学院学术研究的园地,更是对外交流的平台。它以“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”的方针,活跃学术思想,增进学术交流,推动教学改革,促进科技进步。学报编辑部与全国几百所兄弟院校、科研院所及行业情报网已建立起资料交换的长期合作关系,共同促进学术的繁荣发展。

四、现代化的管理:与时俱进,精益求精

《洛阳理工学院学报》编辑部实行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,办公实行自动化管理,业务工作和日常事物管理全部计算机化。这使得学报的编辑出版更加高效、精准。同时,学报还加入了CNKI中国期刊网、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、万方数据-数字化期刊群、香港华艺数位艺术股份有限公司数据源、北京书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数据源,成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、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、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收录期刊,增加了学报文章与外界的交流。

五、未来的展望:扬帆远航,再创辉煌

站在新的起点上,《洛阳理工学院学报》将继续秉承严谨治学的精神,以更加开放的姿态,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学者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这艘学术之船必将扬帆远航,再创辉煌。

在这个充满智慧与知识的海洋中,让我们共同期待《洛阳理工学院学报》的未来,期待它为学术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让我们一起扬帆起航,开启这段精彩的学术之旅吧!